左力教授:CKD伤肾又伤“心”,如何有效管理?
全球性的慢性肾脏病(CKD)研究显示,我国2017年CK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8%。据此估算,我国现有CKD患者约1.32亿。CKD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患者易并发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反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又会显著增加CKD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形成“恶
全球性的慢性肾脏病(CKD)研究显示,我国2017年CK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8%。据此估算,我国现有CKD患者约1.32亿。CKD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患者易并发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反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又会显著增加CKD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形成“恶
在此背景下,利尿剂在CKD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调节肾脏电解质转运,促进钠排泄和利尿作用,有助于钠平衡恢复及高血压和容量超负荷的控制,并在治疗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慢性肾脏病(CKD)是我国常见慢性病,疾病负担沉重[1]。1990至2019年,全球CKD死亡人数由约60万增加至143万[2]。延缓CKD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风险是CKD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发现,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可延缓C
2型糖尿病(T2DM)本身即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数据显示[1],大约50%~60%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之前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对于T2DM相关CKD患者,切实降低心血管风险与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同等重要。非奈利酮作为一种
肾脏确实会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但大多数降压药物对肾的伤害很小,在规范使用下对肾脏是安全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本身对肾脏的损害,这往往比药物影响更为严重。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记住,控制好血压才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变得越来越困难。事实上,衰老是慢性病的主要不可控风险因素, 北卡罗来纳大学健康中心老年病学家、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约翰·巴特西斯( John Batsis )医学博士说道。
研究表明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与肾功能快速下降的风险升高显著相关1 。体重调整腰围指数 (WWI) 是比BMI更稳健的内脏型肥胖指标。横断面研究表明,WWI与慢性肾脏病 (CKD) 患病率增加相关。然而,该结论缺乏决定性的纵向研究结果。
2006年~2007年我们团队在河南省内开展一项研究,对全省17个地市81家单位3278例患者进行原发病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725例患者一开始就诊肾病科(或泌尿科)就被诊断为尿毒症,占被调查患者总数的22.12%。虽然近二十年过去了,但是从我们日常接诊的病例来
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一个可修改的危险因素,那么降尿酸治疗(ULT)有望延缓CKD的进展。基于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CARES试验中接受别嘌醇或非布司他ULT超过六个月的痛风患者进行了事后分析,以探究肾功能的变化以及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肾功能
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脏病(CKD)关系密切,二者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常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形成“心肾交互损伤”的恶性循环。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CKD的患者,其治疗需兼顾心肾保护、优化多重危险因素管理,并充分考虑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时的代谢特点及潜在风
慢性肾脏病(CKD)和心血管疾病(CVD)都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CKD被定义为肾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通常与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影响全球约8%~16%的人口。同时,CVD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病,也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CKD和CVD之间的互连密
慢性肾脏病 (CKD) 是老年人群中的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相关负担正逐年增加。了解 CKD 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对于减轻人口老龄化的健康和经济压力至关重要。第五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香港肾科学会周年学术会议(ICCN)发布了一项研究,分析了19
欧洲肾脏协会大会(ERA)是全球瞩目的肾脏病学术大会。2024年5月23日~26日,第61届ERA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大会内容精彩纷呈,不仅有医学继续教育、late-break clinical trails专场,还有多达2000多篇摘要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和肾衰竭(K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骨病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在CKD早期,机体通过FGF-23、PTH和维生素D等适应性机制应对饮食磷负荷,维持血浆磷水平正常。但随着CKD进展,这些机制无法抵消持续饮食磷摄入导致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显著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VC并非简单的被动钙质沉积,而是一个由多因子参与调控的主动复杂病理过程,涵盖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外基质重构以及钙磷晶体在血管壁的异常沉积等多个环节。在临床表型方面,中膜钙
从单一器官保护向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管理,慢性肾脏病(CKD)的诊疗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随着CKM综合征概念的提出,临床医学逐渐认识到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肾功能障碍之间的病理生理交互作用。这一系统性疾病的全球流行,推动着治疗策略的全面升级。在
你知道吗?CKD(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常常“结伴而行”,相互影响,给身体带来双重威胁。今天这场直播,将为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带来专业诊治指导。专家将深入浅出地讲解两者关系,分享精准诊断方法,从饮食调整、药物选择到生活方式改善,全方位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随着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 kg/m²,慢性肾脏病(CKD)风险上升25%(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肥胖通过多重机制损害肾脏:
心力衰竭(心衰)常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两者互为危险因素,导致心脏和肾功能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当两者共存时,患者预后更差。因此,对于合并有CKD的心衰患者,关注肾功能情况,着眼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尤为重要。在2024年11月16日至18日隆重举行的20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已经成为大多数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既往研究证明在中低危外科手术风险的AS患者中临床结局不劣于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SAVR)。然而,在伴有慢性肾脏病(CKD)的AS患者中,TAVI与SAVR有不同的